丽台情缘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
青田返乡行--寻根之旅
发布日期: 2014-11-24 15:52

楔子:
    青田,一个从未踏入的故乡! 1945年,我出生于四川重庆,时逢抗战胜利,故名“一凯”,1948年三岁时,由母亲携带来台,转眼又过66年,去过世界的名山胜水,就是从未去过“青田”!
    青田,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,年幼时,反复地听到母亲及姐姐们谈起,在青田有个大宅院,1928年启建,类西式洋楼,由大伯监造,耗资8000大洋,可是父亲一生戎马倥偬,一天也未住过! 母亲又买了许多土地,因为四姐煌君,自幼气喘体弱,母亲常提到要带着四姐回青田养老,那是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! 母亲是青田县鹤城镇人,满口的青田官话,喜欢带着我去两位姨妈家串门子,经常叹气,抗战也不过八年,为什么在台湾要住这么久,嘴里常叨念着父亲与国祯(一宇大哥)不知道好不好? 母亲在世时,是一段身心飘零的日子,思乡的氛围,始终弥漫在台北家中。1949年后,父亲曾透过香港辗转寄信到台北,报平安。

诗人余光中有一个作品“乡愁”
小时侯
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
我在这头
母亲在那头
长大后
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
我在这头
新娘在那头
后来啊
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
我在外头
母亲在里头
而现在
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
我在这头
大陆在那头
    短短这首诗,道尽多少游子的乡愁,随着父母相继过往,“青田”两字,只是越来越模糊,埋在心底,越来越深!

缘起: 
    2014年台北青田同乡会聚餐团拜,得知正娟表姐一家人今年计划返乡祭祖,我央求能够同行! 想不到四月表姐来电,配合在新加坡正吉表哥的时间,真的要成行了! 有道是“少小离家老大回”,离开大陆66年,要回到青田,而且是带着一位青田媳妇、台湾姑娘返乡,心头的悸动,只能借用李安那部得奖作《少年Pi的奇幻之旅》来形容此时的心情。回到故乡青田,应不是偶然,思乡寻根的心思早已从母亲那儿种下,种入了我的潜意识,我只是想执行母亲的心愿。乡愁是多么复杂的情结啊!

返乡纪实:
    五天的行程,很快! 所见到每一个地方、人物,因为融入记忆的听闻,表姐的儿时回忆,还有青田县台办王景春主任用心地导说,想象中的一切都化为真实,且摘要纪实。
    05.18.
    下午16:25出发,台北松山机场到温州龙湾机场,飞行80分钟,感觉很近,步出机场,王主任已在等候,接着驱车前往青田。温州至青田高速公路,路况良好,快速便捷,沿路穿梭于山峦之中,夜色渐暗,抵达青田时,细雨霏霏,到达新东海明珠大酒店,屋外车水马龙,屋内已经有很多人在包厢等我们,表姐与大家都熟识,我们则像“刘姥姥进大观园”,无论似曾相识的乡音,青田特色的菜肴,什么都很新奇! 倒是得知,广州大雨,机场无法运作,正吉表哥在新加坡起飞时间就被严重延误。他到达广州后,继续被暴雨困住,真是辛苦了。
    05.19.
    决定自台北来青田时,除了它是父母的故乡,心态上完全放空,感谢王主任的体贴用心,让这趟青田行变成深度之旅。晨用餐时,我拿出两本置业簿,那是从1920年至1938年,父母在青田购置土地的纪录,此二本置业簿在我们身边已超过70年,如今物换星移,我请教王主任它存在的价值,历史的意义远超过所有权的意义! 王主任带我们参观过父亲于1928年建造的老家“河东旧家”,三进的大宅院,已于1980年代物易其主,三十多年过去,屋内却从未更动,表姐甚至能说出她幼时活动嬉戏的空间地点,时空转移的亲切感,终于找到与故土连结的根,我内心的震撼,无以言表! 苏东坡的千古佳作《念奴娇》,有一段“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髪…”或是我此时的心境。
    更有趣的是,父亲1928年自留兆元先生购买一片土地,坐落青田城内五坊,土名沙巷口上首,四至:前至官街后至留瑶亨屋,左至沙巷,右至本屋老墙。如今“沙巷口”仍旧,漫步其间,遇见沙巷28号咖啡店的屋主,他正好姓留!承蒙招待,品尝色香味俱全的意式咖啡。并摊开留氏家谱,分享其先人荜路蓝缕的轨迹。
    继续又走访“大埠头”,远看瓯江大桥,表姐说,当年可是需要依靠摆渡才能过江。丰富的渔获,滋养两岸的居民。
    回青田之前,特别致电在美国洛杉矶居住,已88岁的五姐,她记忆中的青田是一条大街,山上有颗巨石,如今,大街(半条大街曾遭受祝融之灾)与巨石(太鹤山摩崖)俱在,可是她无法想象青田已是高楼林立,人口51万的城市,青田县是隶属于丽水市,房价却比丽水贵,可以解释的原因应是“九山半水半分田”与“华侨之乡”。
    青田寻根之心愿,已经在今晨的寻幽访胜、穿梭于巷弄间产生连结。
    下午在陈诚夫人的故居,浙江省青田县台胞台属联谊会,由青田县人民政府陈海民副县长主持台胞“乡情之旅”座谈会,同时有来自新加坡的、罗马尼亚的、柬埔寨的、荷兰的青田人,青田称为侨乡,当之无愧。我感受到故乡多青年才俊,蓬勃建设发展,此盛会隔日便见于“青田侨报”。最惊喜的是见到年龄已91岁的詹海峰老先生,仍然耳聪目明,最佩服的是他惊人的记忆力,他告诉我很多父亲家族的典故,这也是寻根之旅的奇遇。
    晚宴中,另一个惊喜是陈副县长替我连络到远在丽水市的孙知非表哥,住在青田的外甥潘小青立刻赶来相会。前后不到一小时,这段人际网络的快速连结经验,我只能用奇迹二字来形容,同时开启我另一段丽水的寻根之旅。
    05.20.
    晨由小青的大姐夫载我们去丽水,途中转腊口镇去接我表姐。在丽水表哥家中见到许多亲戚,我特别取出一张白纸,划出Family Tree,原来表哥与表姐再分出孙家与潘家,分别称呼我们表叔、表婶; 表舅、舅妈,仅仅两代,晚宴时已坐满14人,建青用全景摄影法,替大家留下珍贵的合影。事实,因工作地缘关系,仅表哥表姐第二代,还有未见到的亲戚。
    孙知非表哥已88岁,表嫂82岁,身体硬朗,生活规律,平时晚上七点半便就寝,下午我们大伙九人在河堤公园散步,表姐表嫂紧牵住我内人的手,述说着已是几十年前的陈年往事,表哥则不断回忆叙说,当年他就读处州中学,吾父寄钱寄信支持鼓励他的往事,表哥一生并未见过父亲,孺慕之情,溢于言表! 孙政、孙丽军一路相伴,和颜悦色,笑容可掬。
    论语有一段话“子夏问孝。孔子说: 色难!”,深具同感,我高兴在表哥家看到是一幅父慈子孝的家庭和乐图。
    更高兴又多知道一些父亲的行谊,回想一生许多起伏,终究能化险为夷,先人厚德载物,子孙铭记在心。丽水之行,我们亲炙那浓得化不开的亲情。
    05.21.
    今天才真正是青田一日游,晨在侨乡国际大饭店与王主任见面,然后由青田县台胞台属联谊会林雪瑞会长亲自开车,一行五人,到方山乡去参观稻鱼共生区,水稻与田鱼共生,已列入联合国生态保护纪录,田鱼肉质鲜嫩,唯细小的骨刺太多,此属于淡水鱼常有的特色。在“鱼家乐”享用田鱼午餐后,便驱车前往山口镇华侨城林会长宅,参观其收藏的石雕精品,会长12岁便开始学习石雕,所以对于石材纹理与成品之间的关系如数家珍,从工匠到艺术家,林会长的展示品可见其端倪,我们也参加了一场心灵飨宴。
    正娟表姐在侨乡国际大饭店安排晚宴回请,谢谢这么多乡亲的帮助,詹老先生送了我六本著作,都是有关青田的书,为这次青田寻根之旅,谱下完美句点。
    05.22.
    晨拜访陈诚故居,非常大的一片庭园,很像台北市的林安泰古厝,全是木造建筑,映入眼帘的是颍川旧家,颍川堂与吾父亲之河东堂都隐含祖先的姓氏源流,不忘本的意义,中华民族渊源流长,中国人开枝散叶,透过全球各地,各种不同的堂号,仍然能够与祖先连结,深具智慧。
    中午用餐,吃了一碗青田独有的餐点“山粉圆”(仿其发音,实为地薯粉制成)下午潘小青再度来侨乡国际饭店送行,一行人便往温州龙湾国际机场,回到台北松山机场已是华灯初上,也是细雨霏霏。

结语:
    短短五天返乡之旅,完成了我与内人的寻根心愿。找到了“我是谁”!
    心中最感谢的是正娟表姐,谢谢她引路,让我回到故乡青田。另外要谢谢王主任,他细心安排的每一个行程,使这趟参访,彷佛成为我私家行程,看到我所想看的,知道我所从来未知的,还有是陈副县长帮助我连结上表哥家人。对于在青田发生的所有的人事物,只有充满感谢。
    今年初,与内人回到她的故乡员林大村乡贡旗村作寻根之旅,此村全属赖姓,一门兄弟曾得过文武状元,清朝皇帝赐地名贡旗,勒碑“兄弟同榜”,我内人常会问,她到底嫁给谁? 对于1949年后,自大陆飘洋过海来到台湾的一群人,成长乃至融入当地社会,是一个宛如荷马的史诗《奥德赛》的漂流奋斗过程,Diaspora(离散)所代表的内涵,差可比拟!
    此次寻根之旅,就是在找回家的路,「家园」(home)和「离散」(diaspora)
正好是有相对的意义,台湾已是我的家,然而回想起幼时记忆中的母亲,终究难以摆脱离散飘零之阴影,此次返乡,是连结,是替母亲圆梦,也替自己寻根。
    回乡拜访中,得知原来有这么多的青田人,离乡背井,到世界各地去奋斗,家园是一捆随身携带的文化资产,语言永远与文化深度连结,当青田人在各地操着永远改不掉的乡音,青田已在各处插旗,落叶生根。
    对于我这一代,Diaspora情结是发生在个人融入台湾社会之际,也发生在亲友在美国奋斗的过程。此次回乡,知道青田是侨乡之都,约40%是归国华侨。世界各地散布着青田人,我更能体会在不同文化中可能遭遇的困难,对于青田人坚忍卓绝,充满无限的敬意。短短几天,我就看见自许多国家归来的侨胞,有法国、意大利、罗马尼亚、荷兰、柬埔寨、新加坡,这无疑是“青田奇迹”! 最好喝的咖啡与红酒,都在青田发现,这是第一个鲜明的印象。为什么有这么高比例的青田人返乡投资置产,想必也是海外漂泊,落叶归根的情结吧。
    丽水行,看到了88岁的表哥孙知非一家人,表哥一生却从未见过家父! 感激之情,溢于言表,再同时提到与我兄弟互动的情景,我们夫妇都可以感受到先人的德泽,丽水一天,享受那浓得化不开的亲情,看到表哥、表嫂、表姐,全家上下,满心欢喜地陪伴,真正的幸福,就在其中。
    生命永远是一个有缺口的圆,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寻找那失去的缺角,返乡青田,无意中,弥补了那生命里曾经有过的缺口,也触摸到母亲的失落,不过,一切不都是“轻舟已过万重山”吗?(作者:王一凯)

【打印】   【关闭】
青田返乡行--寻根之旅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