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村,是农民祖祖辈辈的恬美栖息地,更是很多城市人的精神家园。丽水大地上,大大小小的美丽乡村,犹如耀眼的珍珠,镶嵌在葱翠碧绿的江南绿海中,构成了“秀山丽水、养生福地”的美丽画卷。 在龙泉,有一位美丽乡村建设顾问,从今年4月起,他带着自己的团队,陆续为龙泉市444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作规划、指导,尽情描绘着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,让龙泉乡村在他的手下美丽变身。 他,就是来自台湾的教授、建筑设计师王惠民。 结缘龙泉 他的作品像从龙泉土地上长出来一样 王惠民,知名建筑设计师,曾为台湾科技大学建筑系教授,现在上海开了家原乡环境规划设计工作室,自任总执行。打开他的履历表,发现他不仅在台湾担任多家机构顾问,而且还在台湾宜兰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、辽宁省葫芦岛市等地有近百个作品,是名颇受台湾和大陆欢迎的建筑规划师。 那么,这位来自台湾的教授,是怎么与龙泉结缘,还当上了龙泉444个行政村的“总规划师”的呢? 据王惠民介绍,2008年,原龙泉市市长梁忆南到台湾考察,对台湾宜兰的发展模式和设计规划很感兴趣,便四处打听谁是规划师。后通过网络才得知规划师就是王惠民,而当时,他已在朋友开的上海公司里工作。 面对来自龙泉的盛情邀请,他欣然来龙泉考察。“龙泉很像20年前的宜兰”。这一观感,给了他不少亲切感——从1990年到2009年,他在宜兰头尾工作了20年,那里的一山一水、一村一景,都蕴涵着他的心血。 “接受任务之前,梁市长对我提了个要求,所设计的项目,一定要像从龙泉的土地上长出来一样。”这个要求,恰好与他的理念相符合。他说,龙泉和20年前的宜兰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,在经济发展大潮中面临着很多选择,但又要确立自己的特色。发展经济如此,设计规划也应如此。 也许正是这份类似,从2008年开始,他先后进行了龙泉市中华宝剑文化园区整体规划,龙泉市香菇博物馆整体规划和建筑景观、装修展示设计,龙泉市龙泉溪右岸防洪堤景观设计,“八棵树的记忆”农民主题公园设计等。这些设计,真如从龙泉土地上长的一样,没有大动干戈,景观也没有从别处移植过来,而像是原先就在那里一样,和周围的环境自然地融合在一起,自然、朴实、清新,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。 2009年,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要进行新农村改造,先请人设计了一个方案,大家看了都不满意。梁忆南提议,不如找王惠民试试。宝溪乡求贤若渴,马上打电话与他联系。当时,他已经坐上大巴,准备上高速从龙泉回上海。 被宝溪乡的诚意打动,王惠民匆匆下车,匆匆赶到溪头村,走马观花看了村景。由于没有携带专业测量工具,就在村头需要改造的地方用皮尺简单测量了一下。测量结束后天色已晚,已经没有回上海的班车,乡领导还特意派出小车,陪同他回上海。 一上路,乡领导迫不及待地问他溪头村怎么规划,还介绍起村头八棵树的渊源。来自宝溪乡的诚心诚意和迫切想改变现状的心情再次令王惠民感动。他决心,一定不辜负这片诚心,力求把溪头村变成龙泉美丽乡村的一张金名片。 因地制宜 “八棵树的记忆”成了他的得意之作 与别的建筑设计师不同,王惠民习惯于倾听。在规划前期,会专门了解当地习俗,了解当地群众需要什么,他们眼中的美是什么样的……他说,做好前期调查工作,才会有的放矢地进行规划设计。 接手溪头村村头公园的改造任务后,他随即带着设计团队和设计草图来到溪头村,一方面详细调查溪头村的地理环境、村容村貌,另一方面逐一上门,与村里60岁以上老人进行深入交谈,以便掌握当地的民俗风情。除此之外,还前前后后开了6次意见征求会,倾听村民的心声,如村民希望在公园里种什么花草树木,想要怎么样的一个休闲娱乐场所等等。村民的想法和意见,都被他们一一认真记录在笔记本上。 当王惠民了解到村中老人最怀念儿时在村头八棵树下玩耍的时光,便对草图进行了修订,设计成别具一格的“八棵树的记忆”农民主题公园。 两周之后,带着公园3D设计效果图再次来到溪头村,播放给村民看,尽可能让村民知晓公园的设计细节。播放过程中,看到自己提的大部分想法和意见被设计师体现出来,看到陪伴村民一辈子的八棵树被保留了下来的时候,村民纷纷被激发出了创造的热情,再一次提出修改意见。 第三次来溪头村,王惠民的团队已经完成了设计,他此行的目的,是希望村民能参与到公园建设中。一听台湾教授的想法,村民很高兴,个个摩拳擦掌,跃跃欲试。 2009年刚被选为溪头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大学生村官叶莉跑来了,问王惠民她能为公园建设做些什么。王惠民拿起两块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告诉她,施工需要几万颗这两种规格的鹅卵石,都可以在溪中找到,两三周后,公园一开工建设,就会派上用场。“这个村干部还真能干,几个星期,符合规格的鹅卵石统统找到了。”他回忆起来记忆犹新。 2009年8月,公园动工建设。工地上,数万颗鹅卵石派上了用场;顶着烈日、满怀激情干活的,是溪头村民——为了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漂亮,他们投工投劳,任劳任怨;最初的预算不够用,村两委一边向龙泉市打报告要求追加预算,一边发动全村村民募捐,募集的5万元钱,全部投入公园建设。 从2009年8月到2010年2月,半年多时间,“八棵树的记忆”农民主题公园顺利完工。 公园落成那天,正值春节将近,外出打工的村民大多回家,看到家门口的荒地变成了美轮美奂的公园,纷纷合影留念,热闹非凡。 村民金学佑高兴极了,对王惠民竖起了大拇指:“以前在村里想找个大家坐坐的地方都没有,公园建起来后,可以经常和老朋友一起到凉亭里坐坐。大家在这么漂亮的公园里聊聊天、乘乘凉,感觉挺不错。” 老人休闲有了好地方,村里的妇女带小孩也有了去处。公园建成后,黄先弟经常带小孙子到公园里玩。她说:“这里地方宽敞,又有健身器材可以健身,小朋友在这里玩得开心,而且公园不允许车开进来,在这里带小孩安全又放心。” 公园从早到晚,都有村民活动。军乐队、腰鼓队、广场舞队轮番上阵,健身休闲的、带小孩玩耍的、聊天乘凉的,每个村民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…… “八棵树的记忆”农民主题公园是王惠民在龙泉交出的第一件作品,也是他的得意之作。“我最得意的,是在第一次去溪头村的短短两个小时内,看出了设计的核心——八棵树,我所有的设计,只是为这八棵树作陪衬。” 乡村顾问 他要为444个村庄美丽变身出谋划策 王惠民没有想到,“八棵树的记忆”农民主题公园的建设,彻底激发了当地村民用双手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。公园建成后,溪头村陆续完成了活水进村工程、古龙窑群修缮保护工程、沿溪景观带建设工程等等,为创建美丽乡村特色村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,今年溪头村还被推荐申报国家级生态村。宝溪乡党委书记周义泉高兴地说:“不用大拆大建,原来平凡的村庄,一下子就变得有灵气和生动起来,说明王教授的设计很成功。” 溪头村的成功,让王惠民的名气在龙泉越来越大。今年4月份,龙泉市政府与王惠民签约,聘请他为龙泉市美丽乡村的建设顾问。王惠民对记者说:“从这一刻起,我就是龙泉444个行政村合请的一位规划‘长工’。你们美丽乡村建得好,我依约领工钱;建得不受欢迎,我就砸了招牌,失了主顾。” 根据协议,今后,龙泉所有美丽乡村建设,他都将承担起规划指导的顾问职责。在一些中心村、特色村等重要节点,还将带着他的团队,亲自做规划设计。 成为美丽乡村顾问后,他接手了龙泉市西街街道下樟村的规划设计。众所周知,下樟村紧挨白云岩景区,景区建设完备,去过的人,无不啧啧称赞,不过,在他的眼中,依然可以借鉴宜兰的经验,将下樟村打造出别样的风情。 20多年前,王惠民与宜兰开始合作。有地方官员问:有没有一种模式,不发展工业,就能增加就业机会,带动地方经济发展。为了找到答案,他花了3个月时间,跑遍了英国、日本等国的农村,考察这些发达国家农村的发展之道。在考察中,他发现,仅凭美丽的田园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历史,只要将基础设施建设好,不发展工业,照样游客如织。 一大圈跑下来,他得出答案,那就是发展旅游业。为了将宜兰这个传统农业县变成旅游观光县,20年来,他和他的团队先后改造了100多个村落,宜兰成为著名的旅游观光地,在台湾,城里人周末开车到宜兰度假休闲已成为一种潮流时尚。 有了改造宜兰的成功经验,对于龙泉美丽乡村建设,王惠民信心十足,因为有宜兰的成功经验,更因为龙泉农村的泥坯房给了他别样的美感,他说:“泥坯房特别美,像手工艺品,精致而别具一格,只要稍微修改一下就行。” 来到下樟,他的灵感于是迸发:游客爬完白云岩,可以洗澡,可以做手工肥皂;穿村而过的小溪可以变成烛光餐厅;村边的晒场可以建个星空广场,游客坐在大石头上,仰望星空数星星——“下樟村可以很现代,也可以很乡土。像我规划中的下樟村这样精致的农家乐,大陆是第一家。” 对于下樟的未来,他充满了信心,“农村如果好好经营,可以焕发出强大、持久的生命力,比都市更好玩。” 交完下樟村的作业,兰巨乡官埔垟村村口公园的改造又摆在了眼前…… 截至目前,王惠民已经完成了下樟村、岩后村、龙泉市区到龙泉山沿线的设计工作,此外,还完成了柳山头村的整体规划设计。 借助祖国宝岛的高端智慧,龙泉乡村一些令人惊喜的变化,已经开始让游客满怀期待。(龙泉市台办)
|